淮南审计部门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今年以来,淮南市审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积极发挥“免疫、体检、诊疗、倒逼”功能,为权力运行“健康查体”,有力地助推了淮南市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
发挥“免疫”功能,保障公共资金合理使用。密切关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深入开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三公经费”、国有土地出让金等审计调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法不依、有规不守等行为,依法严肃处理,确保中央和省、市重大部署执行有力、决策落地生根,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截至9月底,全市审计机关共审计(调查)288家单位,查出违规资金2039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196260万元,促进增收节支12021万元,审计建议被采纳557条。
发挥“体检”功能,“把脉”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实施多元化的权力监督机制,着力构建分类、轮审、同步的立体式审计模式,使经济责任审计在市级层面真正实现审计对象从农村、社区到乡镇、县(区)的全方位布控、全覆盖监管,有效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发挥“诊疗”功能,规范政府重点项目建设。根据投资概算,对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并通过招投标控制价审计、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项目建设全程跟踪审计等方式,着力构建具有淮南特色的立体审计新模式,逐步实现政府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全覆盖。今年以来,先后对71个政府重点工程实施竣工决算审计,核减工程价款14095.34万元;同时,对孔李淮河大桥等12项政府重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严把工程造价、设计变更、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等重点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政府投资成本,提高政府资金使用绩效。
发挥“倒逼”功能,当好法律法规“校验工具”。加大对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提出改革机制、健全法制、强化管理的建议,以审计“倒逼”各项制度的完善,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制定、落实和推进提供重要依据。今年以来,相继有14篇审计报告被市领导批示,审计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关注和解决。(淮南报业新闻网)
上一篇:婺城审计助力“五水共治”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