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去年审计促进增收节支九亿多元
维护经济秩序助推转型升级
去年全市审计促进增收节支九亿多元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韩冬 通讯员 李东奇)2014年,市审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切实加大审计力度,努力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全年通过对124个审计项目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查处违规资金7.99亿元,纠正管理不规范资金314亿元,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17亿元,促进增收节支9.49亿元,审计后挽回损失5.72亿元,已上交财政2.38亿元;审计提出建议274条,被采纳163条。
积极发挥政策落实“督查员”和转型发展“助推器”的作用
市审计局全面组织开展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通过对14个县(市)区19个方面63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摸清了各县(市)区执行政策措施的基本情况,揭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促进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坚持以促进财政提质增效和厉行节约为目标,以促进用好增量资金、盘活存量资金为重点,不断拓展审计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了对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力度。通过对12个预算单位、3个国有企业、65个重点建设项目和291个二、三级预算单位共399亿元资金的审计,发现问题66个,发现问题资金31亿元。坚持务实审计、讲求实效的原则,高度重视审计发现问题督导整改工作。研究制定了《审计决定督导落实工作方案》,建立了落实问题整改责任体系,本着“谁分管谁督导、谁审计谁负责”的要求,拉出问题清单,明确督导责任,逐个督导整改,有力地促进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2014年审计项目的审计决定落实率达到了95%以上。
坚持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为目标,以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职、科学决策为重点,积极探索把债务管理、民生改善、环境治理、节能减排以及自然资源资产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评价内容,进一步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力度。通过对28名县级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查出涉及领导责任违规资金1.69亿元,纠正管理不规范资金40.69亿元,有效纠正了部门、单位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意识。
认真履行人民利益和公共资金“守护神”的职责
坚持以维护人民群众切实利益为目标,以推动惠民富民强民政策落实到位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了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的审计力度。重点开展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专项审计和全市就业专项资金、企业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土地整治资金等民生资金专项审计,深入查处了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问题。全年共审计民生项目18个,涉及民生资金53.11亿元,着力揭示了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管理不善、效益不佳等突出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惠民政策的执行落实。
坚持以推进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和资金有效使用为目标,以防止高估冒算、损失浪费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了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审计力度。通过对市本级39个重点工程项目55.3亿元建设资金的审计,查出违规改变项目计划和资金用途、超规模超标准投资、隐瞒转移截留资金等主要问题金额34亿元,核减投资额5.72亿元。其中,坚持优质高效,利用4个多月时间,完成了陡河、青龙河防洪排涝综合整治项目共137个标段工程的竣工决算审计,共审计资金29亿多元,审减资金4亿多元;利用一个多月时间,对曹妃甸区近四年建设项目招投标及土地出让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审计资金总额达160多亿元,查出违反招投标规定问题445个,促进被审计单位规范项目手续22个,纠正资金使用行为13亿元,并从体制机制和管理层面提出了审计建议,促进了违规问题的整改。
同时,市审计局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忠诚履职、甘于奉献,苦练内功、勇于创新,切实加强审计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审计工作先进公务员集体,连续八年被评为全省文明单位,2014年又跻身全国文明单位行列。(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上一篇:为审计局及社区干部开展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