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DeepSeek来了,内审人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1日| 作者:刘乐荣| 来源: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官微| 点击数: |字体:    |    默认    |   

 

从春节到现在,DeepSeek话题持续热议,从DeepSeek的强大,到DeepSeek满天飞的各种运用指南,再到目前不少大公司表示将加大DeepSeek部署及运用,如工信部于202528日对外发布信息称,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均全面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实现在多场景、多产品中应用。

 

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不仅来了,而且全面运用也是近在咫尺,人们的工作方式方法以后必将因此发生巨大变化,作为以分析推理为基础的内部审计工作尤为如此。

 

在此背景下,对于内部审计工作而言,不可避免会产生两种声音:对外而言,人工智能如此强大,内部审计还有存在必要性吗?即审计无用论;对内而言,人工智能如此强大,现有审计人员可能会产生强大恐慌感,这是由审计无用论所引发的审计人员的恐慌论。

 

在笔者看来,在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际,出现上述两种声音完全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不能正确看待这两种言论,那将会对内部审计工作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上述两种言论,我们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只需坚持做两件事情,就完全可借助人工智能推动内部审计工作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既能不断增强内部审计工作价值,也能实现个人审计职业价值、人生价值。

 

一、始终坚信内部审计工作能够给各类组织创造价值

 

内部审计创造价值两个关键要素是独立与专业,人工智能也仅仅只是内部审计专业一个方面,比如这两天朋友圈广泛流传的马斯克用600后年轻AI天才在极短时间内运用人工智能查清美国国家开发署烂账并直接导致其关闭,这既说明人工智能能够大大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与效果,但更说明美国政府对国家开发署机构缺乏独立的审计机制,长期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的审计监督。

 

独立是审计工作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敢于审计的基本保障,是审计的灵魂所在。只有能真正做到敢于审计,才会去深入研究如何善于审计,研究如何将人工智能有效运用到内部审计各项工作中去。

 

内部审计作为各类组织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组织持续健康运行保驾护航,存在的价值是无法替代的。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改变的是内部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没有改变,广大内审人员应该始终怀有强大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成效积极践行审计价值。

 

二、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内部审计工作运用路径

 

早在1998年,审计署时任审计长李金华就曾断言:“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资格”。在人工智能时代,这句话同样适用,即审计人员不掌握人工智能运用,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失去审计资格。

 

26日,网上流传的某公司的内部群裁员聊天图显示,该公司在接下来的裁员中,只留下能用AI的人,95%的客服人员面临淘汰。

 

如果我们广大内部审计人员还停留在传统审计方式方法上,只会翻阅各类浩瀚的资料,不懂如何有效地将人工智能运用到日常审计工作中去,审计时效性、审计效果就无法保证,审计价值也无法体现,那么最后的结果就真的要丧失审计资格,面临淘汰乃至裁员,这也绝不是危言耸听,很快将会变成现实。

 

其实,我们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完全没有必要对人工智能产生恐慌情绪。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广大有心的内部审计人员对科技的运用更加便利。

 

笔者认为,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运用路径时,应始终坚持做实研究型审计,围绕审计立项、组织实施、成果运用、督促整改等审计环节,从DeepSeek入门使用到本地部署深入研究跟踪,条件成熟时也可将其融入新一代审计系统建设与开发中去,从而推动“审计作为与审计地位不相适应”的问题更快、更好地解决,全面增强广大内部审计人员“看家本领”,不断提升审计质量水平。

 

DeepSeek来了,再加上当前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内部审计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我们广大内部审计人员也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

 

笔者坚信,只要我们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始终怀有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敬畏之心,积极融入人工智能,学习人工智能,运用人工智能,DeepSeek必将助力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在各项内部审计工作中实现新的腾飞。

 

(本文来自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DeepSeek来了,内审人该怎么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热销商品推荐
学员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