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审计理论与方法考试辅导:关于构建审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确保审计成果的可信性、性,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必须建立完善有效的审计质量监控体系,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如何确保审计质量,切实提高审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至关重要,也是摆在各级审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性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对于审计质量,广义上讲是指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狭义地理解就是对某一审计项目的计划、实施、结论及整改状态的一个评价。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对审计工作特别是审计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审计部门起到承上启下、管理与监督、目标与实施、方位与角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是审计部门在基层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全面推行依法审计的关键所在。
一是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是审计管理体制所决定的。审计部门在当前审计工作中处于既是任务的承接者又是任务的完成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处于工作中观的方位。加之,审计专业的细分化、工作领域的多元化、工作主题的人性化,工作的重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的变化,社会的参与度、公众的满意度、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度的进一步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要在更大程度、更广领域和更能体现公信力和执行力下工夫,为此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建立可控制审计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审计工作的合法、真实和效益。可见,与时俱进地抓好审计质量这一基础性工作,才能引领整体审计工作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是审计工作发展的基础。审计质量在审计工作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不断提升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过硬的审计质量,才会有良好的审计成果和放大的社会效益;只有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依法审计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审计质量,审计工作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需要,才有创造力和生命力。为此,审计质量监控的目的就是提高现有的审计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水平,拓宽工作领域,使审计内容、重点、方式、手段、对象、结果等方面得到完善和突出,为宏观决策和微观服务提供更科学的“产品”。
三是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是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客观要求。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审计工作的领域和内容也在不断深化拓展,担负的任务和责任越来越重。比如在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工程、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重点投资项目的使用效益等方面,审计部门都承担着保驾护航的职责。如何确保这些资金的安全高效,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审计执法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并不断强化审计监督作用。
四是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基本路径。审计质量与审计风险有着密切的、内在的联系,审计质量的高低决定审计风险的大小。审计质量越高,审计风险就越小,反之亦然。随着审计任务的加重,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稍有不慎,遗漏了重要的审计证据,或对重要事项进行判断运用了不适当的审计标准,就会造成审计风险。从实践中来,虽未发生重大的审计风险,但风险已经存在,如在投资效益审计中,我们更多地关注核减工程款,却对工程质量关注不够,就会导致在一定领域和空间产生审计风险。因此,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审计,就可以从更多的方面注重对审计风险的化解和弱化,维护审计监督,保障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五是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是当前审计发展形势的迫切要求。近年来,随着审计监督领域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审计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审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审计工作必须加快管理创新,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现实工作中,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具体问题还不少,如对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执行重视不够,审前调查不充分,被审计单位信息资料掌握不全;审计目标不具体,重要事项的审计步骤和方法不够细化,操作性不强;审计程序不够规范,日记要素不全,内容过于简单,审计周期过长;审计技术方法落后,手段单一;执法行为随意性大,复核存在走过场现象;综合分析质量不高,审计意见和建议针对性不强等。上述存在的问题对审计机关的形象、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的认可程度都大打折扣。只有保证审计质量,审计才能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才能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加之,行政机关对涉及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都要主动公开,接受监督,审计机关也不例外,这对审计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审计结果公告、审计情况通报必须经得起公众的检验。审计信息的公开化使审计机关的各项工作都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审计机关的形象和审计公信力。可见,提升审计质量迫在眉睫。
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框架
审计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安排,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要按照“方案科学、有效实施、严格复核、准确处理、适时跟踪”的程序,积极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新时期审计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一是质量指挥体系。是整个体系中的决策机构,以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各位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由综合、法规、人事和监察该 内 容 由中 审 网 校所 属 www.auditcn .com等职能部门构成,发挥着指导、控制、协调、提请的功能。主要任务:制定审计质量监控体系的长远和近期质量目标、各项质量控制规则、实施细则并组织与落实,监控工作计划、总结,及时处理审计工作中的质量问题。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提请公安、监察该 内 容 由中 审 网 校所 属 www.auditcn .com、财政、税务、海关、价格、工商等机关协助,确保审计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职能。
二是质量组织体系。是整个体系中的执行机构,以行政首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由综合、法规部门牵头,项目审计组长、所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主要任务:通过一定程序对各业务部门的审计质量管理提出要求,具体组织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活动,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监督。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方案以及综合审计报告、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等,纳入监控范围,对于党政领导交办的重要项目,实施全方位跟踪,及时掌握动态。
三是标准规范体系。是整个体系中执行质量标准和规范的提供者,由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综合、法规等专业部门制定落实。主要任务:根据审计署6号令和相关审计准则,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情况,一是制定审计质量管理标准,即在编制审计项目计划、设定审计组织的职责和权限、审计人员的组织分工、审计复核、审计执法检查、审计项目考评、审计档案管理等方面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该标准和规范必须具有指导性、约束性和性;二是制定审计业务质量标准,即在具体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取证材料、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四是信息收集反馈体系。该体系主要通过各层面(局领导层、监督层、质量监控层、项目审计组、行风评议、政风评议、政务公开反馈等),采取督察、座谈、会议、问卷调查等多渠道多形式来实现信息收集和反馈。质量监控系统将收集的信息,按不同性质、类别、对象进行分类,分析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找出产生的原因和关键控制点,及时反馈给决策者,以便采取措施,加强控制。为此,在审计项目安排上既要考虑监督面,又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本着“全局性、典型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努力使审计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地发挥审计机关的建设性作用。
五是项目评价体系。立项是审计工作开始的源头,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成果的集中反映。项目评价要从源头开始,质量监控要与之同步。为此,建立审计项目立项调研报告制度应摆上重要位置,可以从每年6月起,由综合管理部门开展次年计划编制前的调查研究工作,搜集、研究宏观经济信息和政策动态,走访有关部门,召开专家学者咨询会,征求业务科室和县区审计机关意见等方式,同年10月底前,提出审计项目立项调研报告或审计项目立项背景资料,为科学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提供充实的基础信息支持。同时,进一步改进审计成果的运用方式,提高审计成果转化的层次,要加强专项审计调查,从机制、体制上进行分析,力争形成有价值的专报,在宏观层面上发挥建设性作用。通过高质量的样板示范,有重点地选择部分不同类型、并具有代表性的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报告、审计日记等业务范本,以点带面,广泛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力争促进审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六是审计整改体系。是整个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以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审计项目科室负责人或项目组长为直接责任人,综合、法规部门为协调部门,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审计整改报告制度。被审计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审计机关报送整改情况报告,包括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责任人的责任和处理情况;尚未整改和处理的原因和责任;准备采取的主要整改措施及整改时限。其次要健全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公安、监察该 内 容 由中 审 网 校所 属 www.auditcn .com、财政等相关部门要依法协助 审计机关 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联手落实审计整改。第三要建立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制度。组织、人事部门和其他有人事任免权、奖惩考核权等部门,要把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考察任用干部和考核部门年度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有关部门应依据审计机关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要建立完善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制度。审计项目的主办部门应组织专人在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和移送处理书送达之日起 3 个月内进行审计跟踪检查,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情况、采纳审计报告意见及建议情况、处理审计移送事项结果进行检查,及时督促落实。第五要实行审计整改公告制度。审计机关要逐步公告审计整改结果, 在一定范围内对拒不整改或屡审屡犯的单位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曝光;对整改成果比较好的,予以肯定和表彰。
七是奖惩处理体系。根据岗位职责和年度工作任务,研究制订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管理办法,尝试将政治、经济等激励措施引入质量管理机制,加强对审计人员工作质量情况的考核,对表现突出或有特殊贡献的审计人员给予奖励;对工作质量状态差,不思进取,长期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给予惩戒,甚至调离岗位;对玩忽职守,以审谋私要进行责任追究。以此激发审计人员的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创造人尽其能,才尽其用的平等竞争机制。开展“岗位创优竞赛”和“优秀审计组长”和“优秀审计能手”评比等活动,又要立足于自身,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力求形成整体合力,不断掀起岗位创优活动热潮。
三、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的保障措施
探索和建立审计质量监控体系,是树立依法审计、科学审计理念的关键所在。审计部门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求真务实,创新工作,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努力打造精品审计项目,为维护经济秩序、加强廉政建设、推进依法审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强化审计主体在审计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审计质量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只有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整体推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是实施审计质量监控的主体。为此,必须加强学习、率先垂范,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进一步增强其创新意识、效率意识、管理意识、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夯实审计质量制度基础。要以效能建设为核心,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工作,引导审计干部适应形势发展和审计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加强审计质量理论创新研究,探索和尝试新的审计理念、方式、方法等,特别是要加强对宏观经济、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现代科技、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开阔眼界、启发思路,增强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在审计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加强以审计质量为主题的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立项调研报告制度、审计项目质量电子化控制制度、审计项目现场工作量核定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审计结果与审计整改公告制度、优秀审计项目评比制度、目标考核制度、质量考评制度等。依据实际,健全审计项目监督管理制度,设立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委员会,协调并及时解决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定期对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进一步建立完善审计业务会议制度、三级复核制度等,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