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马建堂在《人民日报》撰文:“十二五”时期中国统计服务科学发展努力的方向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31日|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 |字体:    |    默认    |   

编者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统计科学发展、繁荣统计事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明确“十二五”时期中国统计的战略发展方向和改革创新方位,对促进统计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和统计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撰写的“‘十二五’时期中国统计服务科学发展努力的方向”一文,文章全面阐述了“十二五”时期中国统计服务科学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改革构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报特予以转载。希望全国统计系统认真学习领会马建堂局长这篇文章的深刻内涵,以“三个提高”为中心,以推进“四大工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统计服务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发有为,开创“十二五”统计科学发展和统计服务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中国统计服务科学发展努力的方向

国家统计局局长 马建堂

统计是经济社会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基础性工作。统计部门承担着全面反映国情国力状况,客观描述经济社会状态,及时监测经济社会态势,准确揭示经济社会规律的职责。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阶段,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统计数据,统计需求急剧扩大,统计内容日益广泛,统计任务繁重而艰巨,统计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同时,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深刻变革中,经济主体数量巨大且不断增加,经济结构日益多样化且不断变化,人口数量庞大且流动性不断加剧,社会组织变迁不断加快,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统计工作环境异常复杂,确保统计数据质量难度很大。推动统计工作科学发展,更好地满足各方统计需求,努力提供优质统计服务,统计部门责任十分重大。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促进统计科学发展、繁荣统计事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统计部门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在未来几年初步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符合国际通行规则,调查制度科学、调查行为规范、调查方法透明、组织体系完善、技术手段先进、法制保障有力、队伍素质优良、服务水平一流的现代统计体系,基本实现统计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须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统筹统计发展改革。

统计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统计部门是政府重要的职能部门。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准确的信息、科学的判断和可行的政策建议,是统计部门的神圣使命。为有效履行职责,统计调查项目的安排,统计调查制度的设定,统计调查任务的布置,统计组织机构的设置,统计人员力量的配备,都必须服从于、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加强社会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人员要紧紧围绕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重大战略部署,精心组织统计调查,认真实施统计监测,深入开展统计分析,积极推进统计改革建设,奋力推动统计科学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坚强的统计保障。

二是必须坚持不懈地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

统计能力是统计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前提。只有不断提高统计系统依法组织和动员各方力量、统筹调配各种资源开展统计工作的能力,才能为提高统计效能和统计数据质量提供基本保障。要着力提高科学设计统计指标、标准、方法的统计设计能力,着力提高贯彻执行统计调查制度、获取微观统计数据的统计调查能力,着力提高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统计工作的统计管理能力,着力强化统计法制、信息化、基层基础、人才队伍和经费物资的统计保障能力。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数据,是检验统计系统工作绩效的根本标准,是开展各项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固树立统计数据质量第一的意识,始终恪守“不出假数、真实可信、准确完整”的统计职业操守;进一步增强统计数据的适用性,使统计服务更加符合用户需要;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使统计资料反映的内容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使统计信息更加精准地描述经济社会实际;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性,使统计产品更加系统地揭示经济社会发展全貌;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及时性,使统计数据的生产周期充分满足使用的时效需要。政府统计公信力关乎政府形象。努力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统计的信任和支持程度,充分发挥政府统计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既有利于维护政府统计工作的性,又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要展现责任统计,打造透明统计,构建服务统计,宣传科学统计,体现效能统计,增进全社会对统计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统计社会环境。

三是必须大力强化规范统一。

统计工作的规范统一既是提高统计能力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要求,还是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的重要前提。要进一步健全统计标准,统一基本统计调查制度,规范统计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建立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推进统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要按照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和规范统一的原则,创新统计调查流程,变革统计生产方式,加快建立真实完整、及时更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加快推行统一规范、方便填报的企业(单位)一套表制度,加快构建功能完善、统一兼容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加快建设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联网直报系统,真正实现统一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中的法定调查单位,按照企业一套表制度规定的调查内容,采用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将原始数据通过网络直接报送全国统一的数据中心,使各级统计机构在线同步接收、审核和共享原始数据。通过建设名录库、一套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和联网直报系统等统计四大工程,变分散设计为统一设计,变分散布置为统一布置,变间接采集为直接采集,变层层上报为同步共享;切实提高统计调查过程的可控性,统计业务流程的规范性,统计调查制度的统一性,减轻企业和基层统计机构负担;确保填报单位的真实性,杜绝对统计数据的不实处理,减少中间环节可能出现的对统计数据的干扰,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四是必须奋力推进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统计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唯有改革创新统计才有希望,唯有加快改革创新统计才有出路,唯有倾力改革创新统计才有前途。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冲破传统统计思维定势,坚定不移地完善统计体制机制,坚定不移地改革统计制度方法,坚定不移地突破统计发展的瓶颈制约。以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增强统计独立性为核心,创新统计组织体系。加强国家统计局对全国统计工作的统一领导,稳步推进政府综合统计系统管理体制改革,切实理顺部门统计管理体制,积极稳妥发展民间统计,努力构建机构健全,职能互补,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的统计组织体系。以有效满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对统计工作的需要为目标,深化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优化统计指标体系,增加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结构、效益的统计指标,健全能源和环境统计指标,完善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科技统计指标,健全各类统计环比指标,建立国家科学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完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逐步减少全面统计报表调查,大力推广抽样调查,加大行政记录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国民经济核算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增强核算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加强服务业统计,加快建立全面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宏观决策和部门管理需要,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强化民生统计,大力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尽早公布全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完善劳动力调查制度,改进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改革房地产价格统计,加强居民消费统计。强化人口、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统计。

五是必须努力推动公开透明。

公开透明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强大推动力,是政府统计赢得社会公众信任和支持的重要机制。只有社会公众了解统计调查的重要性、复杂性、法定性和个体资料的保密性,才能支持配合统计工作。只有社会公众知悉统计制度的严密性、调查方法的科学性、数据生产的规范性,才能放心使用统计产品。只有社会公众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具备必要的统计素养,才能正确运用统计信息。要建立健全统计政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重大统计改革的内容和统计工作的思路,认真倾听、积极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公布重要统计工作的进展,将政府统计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完善统计数据发布公告制度,及时公布统计资料,使统计成果惠及全社会。积极推进统计制度方法的公开化,及时公开统计标准、统计调查项目、统计调查方法,认真做好统计数据诠释和解疑释惑工作,对统计数据修订作出必要的说明,使社会各界正确理解和使用统计数据。大力提高统计数据生产全过程的透明度,积极公开统计调查流程、统计操作规程、统计行为规范和统计数据质量标准,增强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认同感。强化统计新闻宣传,普及统计知识,传播统计理念,充分展现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统计、科学统计、真实统计的职业精神。

六是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放和发展统计生产力提供着有力支撑。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在天然优势,进一步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应用中的投入力度,努力变革不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组织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人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统计生产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传播统计信息资源。以加快建设统计四大工程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统计信息化与统计工作的结合。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规划,以满足统计业务和办公自动化需要为目的,建立完整、统一、高速、适用的国家统计信息网络系统。按照分级建设、分级负担的原则,完善国家统计信息主干网络,使网络覆盖全部县级统计机构,推进网络延伸至乡镇(街道),加快实现企事业单位和住户通过互联网与国家统计信息应用系统的安全连接。改进国家统计信息主干网络基础条件,提升网络运行速度,提高系统存储和运算能力。加快建设基础支撑数据库、专业原始数据库、专业工作数据库、综合应用数据库及由此派生的发布数据库、分析数据库等主题数据库和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完善国家统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健全统计数据灾难备份系统。推广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努力实现统计工作从调查方案设计、调查任务布置到统计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加工和公布的全流程电子化、网络化。

七是必须夯实统计基层基础。

县、乡两级统计机构及其统计人员担负着直接采集原始统计数据的重任,是统计工作的根基,是政府统计的源头。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对于促进统计工作科学发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意义十分重大。统计部门将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统计机构,加强县级统计机构建设,确保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依法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充实专业统计人员力量;强化乡镇(街道)统计,确保乡镇依法设置统计工作岗位,推动设立乡镇统计机构、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完善基层统计调查网络,认真培育辅助调查员队伍,研究建立政府统计临时调查员登记备案制度,抓紧建立与辅助调查员和城乡记账户付出基本相适应的劳动报酬制度。改善基层统计工作条件,坚持统计业务经费向基层倾斜的原则,加强基层统计机构以信息化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层政府改善基层统计办公用房和基本办公设施。提高基层统计工作水平,完善基层统计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基层统计工作的制度化和标准化。推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夯实统计数据采集基础。

热销商品推荐
学员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