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2011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知识:市场失灵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3日|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字体:    |    默认    |   
  ★ 考点二 市场失灵(掌握)
  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 外部性
  不完全竞争
  不完全信息
  政府干预
  宏观经济失衡、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秩序失范也会造成市场失灵,也需要由政府进行干预。
  一、公共物品
  1.特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解释:某个人无法阻止他人去同时利用路灯,此即非排他性。某个人利用路灯也并不影响他人利用路灯,你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此即非竞争性。)
  与此相对的概念是私人物品,特点就是竞争性和排他性。
  2.例子:国防、广播电视、灯塔、警察、 道路等
  3.政府干预手段: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不能由市场上的个人决策来解决,必须由政府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解释: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可以进行消费,因此公共物品就没有价格,生产者也就不愿意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所以,必须由政府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二、外部性
  1.定义: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也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简单理解为某些经济活动导致外部其他人受益或受损。)
  2.分类:
  分类定义影响例子
  外部经济(正外部性)生产的外部经济厂商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企业培训雇员。
  消费的外部经济家庭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家庭对周围环境绿化
  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厂商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企业排放污水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家庭的消费行为对其他家庭带来不利影响。吸烟
  3.政府干预:针对外部性会造成资源配置失当,政府可采取多种方案,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
  (1)征税——针对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由政府向引起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征税。即把引起外部不经济的外部成本转给引起这件事的生产者。此时,污染就成为生产者成本的一部分,使私人成本增加到与社会成本相等)
  (2)补贴——针对生产的外部经济(由政府向引起外部经济的生产者给予补贴。即把引起外部经济的外部收益转给引起正外部性的生产者。此时,外部收益就成为生产者收益的一部分,使私人收益增加到与社会收益相等。
  (3)企业合并——针对生产的外部不经济(通过将外部经济的企业与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的方式)
  (4) 明确产权
  (三)不完全竞争
  1.定义:指当市场竞争不充分,某产品生产企业能够明显地影响产品价格的状况。(补充: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主要表现为市场垄断。
  2.政府干预:
  (1)主要措施:政府管制、反托拉斯法
  ①政府管制:
  一类是经济管制,主要指政府对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产量、市场进入和退出条件、特殊行业的服务标准的控制等。
  另一类是社会管制,这类管制是用来保护环境以及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②反托拉斯法(通过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
  (2)其他措施:配给、价格控制、税收、补贴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国有化等。
  (四)不完全信息
  1.影响: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不能实现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所有市场同时均衡,从而造成市场的无效率。
  (解释: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即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易的商品具有充分的信息。但现实中,获得信息要付出成本,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不对称的)。此时,降低商品和要素价格不一定能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提高商品和要素价格也不一定能刺激该商品的供给。因此,不能实现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所有市场同时均衡。)
  2. 表现:
  (1)逆向选择:消费者无法对每一商品的质量进行准确判断,只能对商品的“平均质量”作出估计,并以此作为付费的依据,高于平均质量的商品由于消费者付费低则会退出市场。
  (2)道德风险:在交易或合约关系形成后,由于一方的行为难以被对方所察知,则一方有可能做出损人利己的选择。例如违背合同、不守诺言等。
  3. 政府干预:
  政府通过对信息资源的调控,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以便消费者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热销商品推荐
学员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