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第七章节(3)
一.了解内部控制测评的作用
1内部控制测评的作用。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甜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据以确定会计和其他经济信息的可依赖性;评估控制风险水平,据以确定对实质性测试的性质、范围、时间和重点的影响,为制定和修改审计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审计工作量.节约审计成本,保证审计质量;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健全和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议,帮助其提高经济效益。
二.内部控制测评的方法和步骤
测评步骤:
1.调查了解并记录内部控制,并作出相应记录
对内部控制调查的方法:
查阅被审计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相关文件;
询问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检查内部控制过程中生成的文件和记录;
观察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行情况;
审计人员对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调查结果.应该以书面形式记录或描述出来。
常用的方法有:文字说明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
2.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评估控制风险
初评的内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设置的健全性和合理性两个方面.
健全性评价主要是评价应有的控制环节是否设置齐全。
合理性评价主要是分析内部控制的布局是否合理,有无多余的和不必要的控制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因采用内部控制评审所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小于进行必要的符合性测试的工作量,则进行符合性测试就是不经济的。此时,审计人员也应修改审计策略。停止对内部控制的进一步评审,而直接转入实质性测试阶段。
3.如果决定依赖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测试
内部控制测试是为了确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它是在调查了解内部控制设置状况的基础上,对其执行的有效性所进行的测试,因此也常被称之为遵循性测试。
内部控制测试的内容主要是指控制执行测试,即对被审计单位所设置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实际发挥了作用进行测试。
内部控制测试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业务程序测试(简称业务测试),即选择若干具体的典型业务,沿着既定的处理程序进行检查.考察有关的控制点是否符合规定并能认真执行。借以判断各项控制措施的遵循情况。
二是功能测试,即针对某项控制的某个控制环节。选择若干时期的同类业务进行检查,查明该控制环节的处理程序,在被审计期内是否按规定发挥了作用。
①内部控制测试的抽查数量的确定方法
统计抽样法。即根据总体规模、预计总体错误率、审计结果的精确程度和审计结果的可靠性程度等因素,运用统计抽样公式来计算或查表来确定应该抽查的业务量。
经验估计法,即凭经验按业务活动执行的次数多少来估计应该抽查的业务量。通常情况下,某项业务活动执行的次数越多.则该项业务发生差错的概率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