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癣”久治不愈 审计应加强纠偏与问责
【导读】 李克强总理用"牛皮癣"来比喻那些"屡审屡犯"的老毛病。这种现象在很多政府部门都存在,"牛皮癣"为何久治不愈,该下什么药,审计部门的体会可能最深刻。
李克强总理用"牛皮癣"来比喻那些"屡审屡犯"的老毛病。这种现象在很多政府部门都存在,"牛皮癣"为何久治不愈,该下什么药,审计部门的体会可能最深刻。最近媒体带着这样的疑问采访审计署,试图解读"牛皮癣",结果采访被拒绝,审计部门对此的解释是:压力太大。
最熟悉情况的部门却拒绝解答疑惑,审计部门的回应难免让公众失望。而"压力太大"的解释同样让人不解,按照职能定位,审计部门履行监督职责,揭露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是其分内之事。为何出现"知情不敢报"的尴尬,单独追究审计部门的责任可能失之偏颇,有必要分析当前的审计制度框架,追溯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
在当前的制度框架下,审计部门虽有着明确的角色定位,但作为一种监督与约束机制,其不适感也显而易见,一种突出表现是,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经常有所取舍。监督工作必然与其他政府部门的立场和利益产生冲突,专家认为这种关系应该是"适度紧张",为此审计部门说什么,如何说,都需要权衡。以往不乏审计报告明确指出问题,比如乱发福利、利润不实以及违规放贷等,较之以往提法可谓尖锐,但是,随便翻阅前些年关于审计工作的报道就可以发现,审计报告的措辞中往往不乏"有的"、"个别"、"一些"这类模糊表述。究其原因或就在考虑到处理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不过,总体来说,审计部门作为问题的发现与呈现者,在当前的制度框架下,有保留地开展工作仍然是权宜之计。
当然,上述无奈还与审计部门职能的局限性有关。发现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大抵可止于此。尽管从专业角度看,审计部门可以给出一个"牛皮癣"久治不愈的答案,但这种答案是否有价值,审计部门是否答案最合适的提供者,都值得商榷。显然,那些患有"牛皮癣"的政府部门知道自己的病灶在哪,舆论监督应该追问这些部门采取了何种措施,当然,从以往经验看,问题部门即便回应也仅是寥寥数语,至于关键问题整改情况,责任人是否被问责,往往都避而不谈。在外界压力不够大的情况下,即便面对"审计飓风",也显得游刃有余。因此,今后有必要发挥其他监督和约束角色的作用,上级管理部门是否对症下药,问责机制是否启动,这些都是"后审计"阶段需要持续跟踪和发问的事项。
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近年来审计工作的确在加强,过去的"审计风暴"已逐渐蜕变为"审计飓风",这无疑是一种好的迹象,与此同时,叫好不叫座,"年年被审计,但问题却年年犯",从中央到地方,审计工作困境日益凸显。出现在央企身上的"牛皮癣"昭示当前的审计工作尚缺乏纠偏与问责的配套机制,完善审计机制已迫在眉睫。
对此,从短期来看,为发挥审计工作的价值,不能让审计部门孤军奋战。今后须在强化审计的基础上,让更多的监督与约束力量,包括人大、司法、民间、学界等,都应提供相应渠道参与监督或问责,巩固审计成果。另外,考虑到审计是事后监督,从作用发挥看毕竟有限,长远看,管好钱袋子还须寄希望于健全源头约束机制。千呼万唤的预算机制能否落地,财政体制改革能否有所建树,此类改革和审计工作同样重要,虽然举步维艰,进展缓慢,但并不影响其价值。今后为确立现代政府财政伦理,没有理由不积极探索。(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