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力度公开”给力“透明财政”
【导读】7月18日,2013年度中央部门决算公开如约而至。按年初报送全国人大审查的部门数量,本次决算公开涉及95个中央部门,而从公开细化程度上则堪称“史上最大力度”。空前力度表明了中央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打造“透明财政”的坚定决心。
查阅更加便捷、公开更加彻底、细节更加透明……细看今年多个部门的决算报告,可谓亮点频频。这些变化如何回应群众关切,又有哪些深意?为此,《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进行解读。
亮点一:
集中亮相查阅便捷
今年是中央各部门自2011年以来连续第四年向社会公开部门决算,同时,社会关注的各部门“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决算也一并公开。
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此次中央部门决算公开力度空前。除公开范围、内容和格式上与3个月前的2014年度部门预算公开保持衔接外,也更细化、人性化。比如,为方便媒体和公众查阅公开信息,在公开时间上,要求统一在7月18日。并明确要求,凡通过中央部门门户网站公开的,要求都在网站首页明显位置进行公开。
同时,记者还发现,决算一般分为四大部分,包括主要职能说明、决算表、决算情况说明和名词解释等。其中第二大部分是一系列详细表格,便于查阅和比对。
亮点二:
花多少怎么花全公开
为了能让公众更易看懂决算,决算在公开数字的同时,也对数字进行了解释。“某种程度上说,讲清楚原因比只公布数字本身重要得多。因为‘花多少钱’公众固然关心,但只有说明‘为啥花这么多钱’,才能真正发挥公众参与监督的作用。”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说。
比如,在2013年度共青团中央部门决算中,外交支出175.86万元,较2012年增加90.63万元,增长106%。决算对钱花到哪、为何增长都做了解释。从中可以了解到,资金用于共青团中央承担的中国—东盟青年营、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友好交流项目。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原计划在2012年开展的中国—东盟青年营部分活动推迟到2013年开展,相应增加了支出。
为了方便公众比对,并解释数字上升或下降的原因,在一些重点收支的公开,公众除了能看到2013年决算数,还会看到2012年决算数和2013年年初预算数。专家表示,把决算和预算横向对比,如果决算低于预算就是好事,如果高了就要看部门解释是否合理。
亮点三:
范围更“广”内容更细
今年中央部门决算公开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从以往报送全国人大审查的部门,扩大到除涉密部门以外,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和所有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的部门。
同时,今年中央部门决算公开的内容也更加细化,充分满足公众“晒细账”的要求。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此次公开除涉密信息外,在2013年教育、科学、技术等7个重点支出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的基础上,中央部门决算全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解释说,所谓按功能分类划分支出科目就是要显示政府的钱都用来“干什么”,用在哪些方面。《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按功能分类共设置类、款、项三个层级科目。
比如水利部2013年公共决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中,从科学技术这一大类中,分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条件与服务等5款。其中款级的应用研究财政拨款支出75188.12万元,包括机构运行、社会公益研究、其他应用研究支出3个项级公开到项级科目,意味着政府支出决算已经按照功能分类的最底层科目公开,更加体现中央政府打造阳光财政的力度和决心。
亮点四:
“三公”经费连年瘦身
记者查阅多个部门决算发现,2013年“三公”经费普遍下降。“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开始实施八项规定。另一方面,中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一般性支出压减5%,进一步压缩了‘三公’经费。”白景明说。
比如,2013年水利部“三公”经费预算数为10365.04万元,决算数为9348.93万元,减少9.8%。再如,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为399.48万元,比预算数减少40.52万元,下降9.2%。
此次,“三公”经费公开,形式也会由文字说明改为表格,各部门增设一张《“三公”经费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按预算数和决算数分别列示,并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细化为“公务用车购置费”和“公务用车运行费”。
“把各部门购车花的钱和养车花的钱细分开来,这样公众就能更好地了解和监督各部门公务用车的具体情况。”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说。
近年来,在中央八项规定、预决算公开等制度约束下,中央“三公经费”连年瘦身。2013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70.15亿元,比年初预算数减少9.54亿元,比2012年实际支出减少4.1亿元。(来源:经济日报)
上一篇:厦门小微企业可减免15%所得税
下一篇:新版增值税发票8月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