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高校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廉政风险探析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7日|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 字体:    |    默认    |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增大,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所面对的各种诱惑和考验也在不断增多,廉政风险也更加突出,分析高校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廉政风险防范路径,对于降低经济责任审计廉政风险,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高校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廉政风险的原因

     道德滑坡的风险。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形势之下,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容易发生权钱交易和容易受到金钱腐蚀的领域,是腐败、诚信等问题多发易发的重灾区。而审计人员长期与市场经济主体打交道,国家审计人员也都是平常人,因而同样存在着廉政风险。

      能力不足的风险。审计人员检查和揭示问题时,由于审计业务能力差异,检查是否深入,揭示能否到位,必然会产生审计风险。高校审计项目种类多,特别是占有较大比重的基建项目审计,审计专业性、技术性强,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协调能力。现实情况中,许多高校审计部门人手有限,有过基建工程从业经历的审计干部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得许多审计干部在面对基建工程项目审计时心有余而力不足,风险也随之而来。

       标准不清的风险。一是相关标准不明确。《审计法》规定,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这里存在一是应该给予处理处罚的问题是否下达审计决定进行了处理处罚;二是由于财经法规对审计问题的定性、处理处罚存在可轻可重弹性,下达的审计决定在处理处罚的适当性方面就存在处理处罚上具有选择余地,存在处理处罚轻重的主观选择。三是标准体系不完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审计已经在某些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重视,2004年出台了修订后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15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随后,教育部也接着出台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但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分别有《审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作为法律依据相比,内部审计的法律级次明显偏低。高校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评估,大都依靠经验和专业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论的性和准确性,因而加大了审计廉政风险。

        二、高校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廉政风险的防范措施

        第一,增强定力,做到境界高。内因决定外因,防止风险成为现实,根本上是要加强自身修养。从事审计的中层干部应该不断地反省、自知,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理性对待名利,要时刻把持自重、自尊、自爱的最基本底线,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各级干部说,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要像出家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一样,天天念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你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伸手必被捉。

         其次,要提升能力,做到业务强。审计风险的大小与审计队伍素质的高低呈反比关系,业务素质越高,风险就越小,反之,风险就越大。因此,外向学习上,高校要强化审计干部培训学习,组织审计干部赴先进单位“取经”,加强横向联系和业务交流;邀请专家到校内举办专题讲座,鼓励审计干部以多种形式进修。内部交流上,纪检监察 该内容由中审网 校 所 属ww w. a udi tcn.com处可以在处室内部或牵头相关业务处室开展“审计案例大讨论”活动,选择媒体上报道的典型案例和实际工作中遇见的代表性问题作为讨论题材,交流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技术。通过抓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最后,善借外力,做到操作稳。面对审计标准的客观缺陷,审计根据《审计法》和国家近年来修改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等的要求,根据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校情的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高校审计中层干部首先要遵循审计的自身发展规律,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审计工作,对情况不明、难以做出正确评价的审计事项,应不予评价。在审计工作中要坚持慎重的原则,坚持以数据(事实)说话,从而降低审计的风险。对于标准不明或缺乏标准的重大项目审计仅靠内审难以完成,为了降低风险,保证质量,这部分审计业务除了可以利用外部专家的服务外,应聘请或委托社会审计机构来承担。(来源:皖西日报)

学员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