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平农商行创新审计模式 提高工作效率
【导读】山东邹平农商行致力改变过去传统的全面合规审计的模式,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隐患和风险的防范措施。
目前,山东邹平农商行致力改变过去传统的全面合规审计的模式,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隐患和风险的防范措施,同时结合调查问卷和审前调查,掌握被审计单位重大风险点和风险域,并根据被审单位风险状况,合理有效地分配审计资源,有效提高了审计的工作效率。
首先,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健全完善了“风险管控审计模式” 。充分考虑业务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根据全行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按照业务流程和环节,结合以往审计的档案库或称问题库资料,确定审计项目和审计的范围。并在审计开始前,发放审计调查问卷、开展审前座谈会,充分运用信贷管理、经营决策和报表系统等对被审计机构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审计的重点和方向,拟写审计工作实施方案。
在此审计模式下,邹平农商行通过审计排查风险点30多个,查出风险隐患20多项,有效控制了风险,促进了业务的稳健发展。
其次,强化条线管理,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实践证明,审计检查发现问题,往往因为追究不到位而搁浅。为有效解决以往审计查完后,责任追究条线不清,“推诿扯皮,无人去追,无人可追,避重就轻”等问题。邹平农商银行明确界定各业务条线职责,对每一个环节应该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承担什么责任,如何追究,由谁追究,进行了详细约定。
再次,注重审计成果的运用。根据审计采取的方式不同、目的不同,采取审计报告、问题建议、风险提示等多种形式反映审计成果,满足不同部门、层次领导的需要。
今年以来,邹平农商行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各种建议、风险提示50余条。并通过三长联席会、办公会、审计工作专题研讨会、审计问题反馈交流会等多种形式,通报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风险隐患,研究落实审计整改意见,并将整改情况纳入经营管理指标考评。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有效发挥了审计职能,达到了审计价值增值的目的。(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