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全国首推“一把手”任期生态审计制度
大鹏新区初步推出我国第一个县区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同时新区自然资源核算工作已在国内率先进入实操阶段,大鹏新区首推为深圳唯一不考核GDP的区大鹏新区新区正以积极地体制机制创新改革为突破口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日前,记者从大鹏新区获悉,新区又出台了一项全国率先的生态文明建设创新举措。深圳大鹏新区全国率先出台了领导干部任期生态审计制度,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履职情况审计,算环保账,目前该制度已经正式试行。
据悉,与以往对领导干部离任审核经济责任不同,这是全国首例针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履职情况制定了的任期生态审计制度,将为辖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给“一把手”算环保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大鹏新区是深圳基本完成工业化后保存下来的一整块最接近于原生态的区域,今年上半年成为深圳市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新区肩负着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改革创新使命”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探索自然资源资产任期审计,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审计制度,促使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正是大鹏新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中的重要一项。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象就是各部门的‘一把手’,记者了解到,审计内容包括自然资源资产法规政策执行、自然资源资产重大决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自然资源资产相关的资金项目管理和使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情况。
“这对领导干部试行任期生态审计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事前预警。抑制盲目透支环境、超前开发资源的冲动。二是事后追责,改变过往有人破坏无人补偿的怪现象,努力纠正传统政绩观”业内人士谈到。
杜绝生态问题“无人可追责”
“从审计制度设计上来讲,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得以确立,无论这个官员去了哪里,都能找到明确的责任人“新区审计部门工作人员说道,该制度出台可有效杜绝出现问题后“无人可以追责”现象。
目前大鹏新区是深圳唯一不考核GDP的区,肩负着探索生态文明发展的重任,如何将领导干部们的视线从GDP转移到绿色生态中,需要体制的保障。“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审计,就相当于给领导干部套上一个’紧箍咒’”一位新区政府官员告诉记者,引入任期生态审计,势必导致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进行重大决定时充分考虑生态因素。
“与单一的资源环境审计相比,领导干部任期生态审计的审计目标定位更高,审计内容更广泛,关注领域的范围更加宏观,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宽广。”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通过审计可揭露和查处资源环境领域损失浪费、破坏环境、国有资源收益流失和危害安全等问题,科学评价领导干部在资源环境管理方面的履职情况。
量化数据让生态审计看得见
生态审计制度如何展开?记者从大鹏新区了解到,该制度明确了任期生态审计主要采用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专项审计方式,做到审计成果共享,避免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今年以来,大鹏新区初步推出我国第一个县区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同时大鹏新区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工作已在国内率先开始进入实操阶段。大鹏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项研究一旦成熟将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工作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
目前,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在国内尚没有现成的模式、内容、方法可供借鉴。审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现阶段新区在推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时,主要基于现有的一些基础数据,当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成熟之后,领导干部任期生态审计工作就将会有更加科学、精细的数据作为支撑。(来源:大鹏网)
下一篇:彩票审计风暴后的三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