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开展异地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8日|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 字体:    |    默认    |   

   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和各省审计厅进一步加大异地交叉审计的力度和频度,但异地交叉审计在探索与实践阶段,不同层面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易出现审计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弊端。要更好的发挥异地交叉审计的效果,就要对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树立审计部门,优化审计工作环境。对《审计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对拒不接受审计监督,阻挠、干扰和不配合审计工作,或威胁、恐吓、报复审计人员的处分规定进行细化,促进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支持、配合审计。在异地交叉审计项目启动时,就应该由组织项目的上级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重申审计工作的严肃性,被审地区应高度重视审计工作,组织专人负责协调。派出审计组要本着“审深、审透、审准”的原则,对违纪违规问题、贪污腐败现象、违法犯罪行为等开展审计,揭露问题,督促整改,追究责任,严格问责。

    强化审计人员管理,注重做好保密工作。外出审计人生地不熟,当地的治安情况以及审计对象的不确定性和复杂化,都或多或少隐含着一些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对居住的环境、审计进展中重大问题有清醒的认识,遇事及时沟通汇报,同时严格离队纪律,严禁私自或独自外出,更要减少回家的次数,确保审计人员安全。在审计保密上,要求异地参审的全体人员不仅要切实保管好审计文书资料,做到公文包不离手,笔记本电脑不离人;更要严禁审计业务资料接入互联网,保证审计过程中审计资料安全完整。

   完善系列配套措施,确保审计效益效果。要充分考虑异地交叉审计带来的财政支出的经济性,对异地交叉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通过组织学习和培训,提高现有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充分考虑每个个体的异地出差压力,能够适时进行岗位轮换,有效提高审计队伍战斗力。要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从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立体式监督转变,做到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并力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审计。

   精心做好组织安排,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各审计小组要紧紧围绕大方案的审计目标、重点,搞好审前调查,深入细致地了解被审单位的总体情况、各项业务流程,制定具体的审计实施方案。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成立业务学习组、生活保障组、技术攻关组、联络宣传报道组等临时组织,明确任务和职责,做好协调分工。有条件的最好成立临时党支部,强化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确保审计期间各项审计工作安全顺利开展。

    严格遵守审计纪律,切实维护审计形象。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审计“八不准”等廉政纪律要求,不踩线、不越线,不打“擦边球”、不触“高压线”;深入践行“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将廉政风险防控融入审计业务工作和管理流程,逐步实现对审计业务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的全面覆盖和有效预警;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树立审计铁军,维护审计机关良好形象,保障审计机关依法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作者:民乐县审计局)

学员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