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2019年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大纲已公布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6日|点击数: |字体:    |    默认    |   

本大纲给出了2019年高级审计师 该内容 由中 审 网 校所属w ww . a uditc n.com资格考试“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和“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两个考试科目的考查目标、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本大纲由审计署制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定。

科目一 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

本科目主要考查作为高级审计师 该内容 由中 审 网 校所属w ww . a uditc n.com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金融、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理论及相关经济政策的理解掌握、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能力。

本科目设置一种题型——综合分析题,重点考查运用有关经济理论和政策对问题进行理解、判断、评价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本科目所考查的知识范围如下:

 

第一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思路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和发展状况

新时代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配方式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五、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与产权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过程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

我国市场体系的基本构成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思路

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的内涵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政府职能转变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经济政策框架

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条件与路径

新发展理念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

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城镇化进程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产业政策选择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对外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新特征

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跨国资本流动与中国经济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二部分 财政

一、我国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

财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

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未来取向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财税制度安排

经济发展新常态与高质量发展理念

财税制度安排对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意义

高质量发展理念与财税制度安排

三、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财政支出规模、结构及其衡量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改革举措

四、我国政府收入体系

政府收入体系的内涵

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改革目标与主要思路

五、我国税收制度

我国税收制度的现实格局

我国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思路

六、我国政府预算管理改革

政府预算管理的内涵

我国政府预算管理的基本格局

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目标与主要思路

七、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的内涵

我国部门预算的改革进程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基本思路

八、财政管理改革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国库现金管理

政府采购制度

九、政府会计制度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体系

十、预算绩效管理

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与方法

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历程

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目标与推进思路

十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与基本思路

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改革

十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社会保障制度及其作用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与主要思路

十三、我国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

财政政策的运行机制

我国财政政策取向与特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第三部分 金融

一、金融学基础理论

货币与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信用与信用形式

利率及其决定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金融风险及其分类

二、银行业

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商业银行的业务运营

银行业风险管理与监管

三、证券期货业

证券业机构的主要类型

证券、期货交易所的主要作用

基金业的主要参与主体

证券期货业风险管理与监管

四、保险业

保险的特点与作用

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机构

保险业务类型与运营

保险业风险管理与监管

五、其他金融机构

信托公司的发展与改革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与改革

金融租赁业的发展与改革

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与改革

其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监管

六、货币市场

我国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货币市场的构成

货币市场运行机制

货币市场工具的定价

货币市场风险管理与监管

七、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格局与功能定位

债券市场结构与工具

债券市场发行定价机制与交易机制

债券市场风险管理与监管

八、股票市场

股票及其价值、价格

股票市场参与者的类型与作用

股票的发行与交易机制

股票市场风险管理与监管

九、衍生品市场

衍生品及其功能特征

衍生品市场结构及发展状况

衍生品市场风险管理与监管

十、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

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的关系

资产证券化

影子银行

互联网金融与科技金融

金融创新风险管理与监管

十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问题

利率市场化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人民币国际化

十二、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的职能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十三、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及政策建议

地方金融监管体制

 

 

第四部分  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

一、财务会计基础理论

财务报告目标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财务报告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会计准则从国际协调到国际趋同的发展路径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路径及其后果

三、金融工具会计

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金融资产转移

套期会计

四、租赁会计

经营租赁

融资租赁

五、所得税会计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六、股份支付

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七、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

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与计量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合并财务报表

八、政府会计核算与报告

政府会计要素

政府会计核算

政府会计报告

九、财务管理目标与内容

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内容

十、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预算控制的形式

十一、企业价值评估

企业价值评估概述

资本成本估算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十二、企业业绩评价

业绩评价概述

基于财务报表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

基于战略的企业业绩评价系统

十三、企业并购财务管理

并购的动因和效应

企业并购估价

企业并购筹资

并购防御战略

十四、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征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集团筹资管理的重点

企业集团投资管理的重点

内部转移定价

 

科目二 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

本科目主要考查作为高级审计师 该内容 由中 审 网 校所属w ww . a uditc n.com在审计理论与实务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分析判断、综合运用、组织指导和实务操作的能力。

本科目设置两种题型——综合分析题和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重点考查运用有关审计理论对相关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判断、评价和综合的能力。案例分析题以财务审计为依托,重点考查:理解运用审计技术与方法解决审计过程不同阶段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分析判断审计事项的能力;组织、安排、协调、落实审计工作的能力;综合、分析、判断、处理和评价各类材料与审计信息的能力等。

本科目所考查的知识范围如下:

 

第一部分 审计理论

一、审计理论研究的意义与原则

研究审计理论的意义

审计理论结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

指导审计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的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

三、审计环境及其对审计的影响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及其对审计的影响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审计的要求

四、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

国家审计组织与人员

内部审计组织与人员

社会审计组织与人员

五、审计规范体系

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

国家审计准则

社会审计准则

内部审计准则

六、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的内涵

总体审计目标与具体审计目标

确定审计目标应考虑的因素

审计目标在审计项目中的指导作用

七、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的内涵

不同类型审计的程序差异

通用审计程序

具体审计取证程序的设计

八、审计证据和评价标准

审计证据的作用

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

审计证据的类别

审计取证模式

审计评价标准

九、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作用和种类

审计报告的内容

审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十、绩效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

绩效审计的内涵

绩效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专项审计调查的内涵

专项审计调查的主要类别与工作要求

十一、资源环境审计

资源环境审计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审计的内涵、目标和内容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

十二、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和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和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和审计结果运用

十三、跟踪审计

跟踪审计的内涵和特点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

跟踪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十四、数据审计与审计信息化

数据审计的内涵

数据审计的特点与审计方法

审计信息化的内涵

审计信息化的目标

审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十五、审计管理

审计全覆盖

审计计划管理

审计质量管理

审计成果管理

 


 

 

第二部分 审计技术与方法

一、审计程序的安排

审计程序的设计

审计目标的确定

审计方法的选用

审计程序的控制

二、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审计风险评估

三、内部控制测评

内部控制的调查了解

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

内部控制测试

测评结果的运用

IT条件下的内部控制特征

四、审计抽样

抽样方法的选择

货币单位抽样法的应用

基于数据的审计抽样特征

五、审计取证的方法

一般方法(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外部调查、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分析等方法的运用)

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方法

六、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管理

审计取证单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

七、审计报告与审计结果的利用

审计证据的审核、汇总与评价

对所审计事项的综合评价

编写审计报告

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与作出审计决定

审计结果的利用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检查

八、审计信息的整理与编写

材料的收集与选择

审计信息的加工整理

审计信息的编写


 

学员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