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CIA题目让我很崩溃的三件事
现在是3月考季的冲刺期了,备考的学员都在疯狂刷题,不懂的及时在答疑群问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发现了一些常常让人纠结、焦虑、很崩溃的事情,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一些建议去参考:
1. 老师,这道题的考点在哪里?我怎么对应不上啊!
有的题目考查方式比较隐蔽,可能题目本身也有点晦涩难懂。如果实在对应不上书里的内容,说明这道题是比较综合的考查,可能给你一个案例,让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去作出选择。并不是所有题目都照着考点来出的,一味的按图索骥可不行。
2. 老师,我XX基础好差,遇到XX题目基本投降了……
这类问题集中出现在科目三。科目三的信息技术和财务题,难倒了不少非计算机专业和非财务专业的考生,还是很痛苦的。主要的对策还是多加练习,但可以科学有技巧地练习。建议多看看思维导图,把关键的东西提出来,很多题目围绕它去展开,就可以举一反三了。比如成本会计中,把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记忆下来,很多题目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去变形考查的。遇到无法理解的,记得及时问老师哟!
3. 老师,这道题跟那道题相比,答案怎么出现矛盾了呢?
认真做题的考生,有时会发现某道题跟某道题,一联系起来,答案好像出现矛盾了。这种情况,一般有以下三种可能——
① 忽略了题干某些关键词,看似问同一件事,实则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条件下,有着不同的选择。
② 问的是同一件事,但由于给出的选项不同,相比之下,这道题选它最好,但那道题还有比它更好的选择。有的时候,选出的选项也不见得是最理想的,但在这几个选项里面,也就只有它最好了。
③ 比较少见的一种情况是:翻译出现了偏差。两道题的正确答案从文字上看是不同的,但实际上是同个单词的两种翻译。比如预防风险,也称控制风险、降低风险,从中文上看是三件事,但其实是一件事——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损失的可能性和程度。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一是仔细阅读题干,二是对比选项,三是从语义上去理解,再也无需困扰了。
上一篇:冲刺阶段常见心态问题及备考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