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2011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第八章(二)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3日|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字体:    |    默认    |   
  第二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和样本选取方法

  一.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

  I_确定审计对象总体
  在确定总体时。审计人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总体的相关性和完整性。
  (2)总体中项目的同质性。
  对于所含项目存在一定差异的总体,应考虑是否需要进行分层,即将该总体划分若干子层次,使每一层内的数据具有类似的特征。分层时,总体的每一项目只能属于一个层次。通过分层,可以减少每一层次内各项目的差异,使各层次内的项目具有更相似的性质。
  (3)总体中项目的可辨性。
  (4)总体中项目的充分性。
  被审计总体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当总体中的项目很少时,不能采用统计抽样方法。
  2.确定样本量
  统计抽样样本量的确定受四个因素影响:总体容量、总体项目差异、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和审计结论的可靠性程度。
  (1)一般来说,总体容量越大,抽样所需的样本量越大,总体容量越小,抽样所需的样本量越小。
  (2)总体项目差异与抽样的样本量成正向关系.
  总体项目差异越大,抽取的样本量越大;反之,总体项目差异越小,抽取的样本量也越小。
  (3)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与样本量成反向关系。
  精确限度越低,所需的样本量越大,反之则越小。
  (4)审计结论的可靠性程度与样本量成正向关系。
  要求的审计结论可靠性程度越高,所需的样本量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在统计抽样样本量的计算中,需要将上述因素量化为具体的数值,并称为抽样参数。在非统计抽样中,确定样本量所需考虑的因素与统计抽样是相同的,但并不将之量化。
  3.选取样本并审核
  一般来讲,样本项目的选取越遵循随机原则,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就越高。
  4.评价抽样结果形成审计结论
  审计人员在对样本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需要对抽样结果进行评价,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以形成审计结论。具体程序和内容包括:分析样本误差,推断总体误差。重估抽样风险。形成审计结论。
  通过审查样本,从样本特征推断总体特征。从而形成审计结论是审计抽样的最终目的。审计人员应当根据抽样结果对总体特征作出评价,就所审查的审计事项作出结论。

  二.审计抽样中样本的选取方法

  1.简单随机选样法
  1简单随机选样法
  简单随机选样法,是指对审计对象总体中的所有项目,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总体中的每一项目都有均等的机会被选中。
  在简单随机抽样中,通常利用随机数表选取样本项目。使用随机数表选取样本的步骤是:(1)对总体项目进行编号。编号的目的在于确定总体项目的标志并确定所使用的随机数的位数。(2)选择起点和选号路线,依次选取样本。起点和选号路线由审计人员随机决定。但一经选定,则应从起点开始,按照选号路线依次查找,符合总体项目编号要求的数字,即为选中的号码,与此号码相对应的总体项目即为样本项目,一直到选够止。
  2.系统选样法
  其基本步骤是,首先计算抽样间距,然后从第一个间距中选择一个随机起点,以随机起点作为开端,按照计算的抽样间距等距离地选取样本。抽样间距按下式计算:
  抽样间距=总体规模/样本规模
  系统选样法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但只有在总体的特征随机分布于总体中时.选择的样本才具有代表性。如总体特征的分布呈随机分布,则可以使用系统选样法;否则,可考虑使用其他选样方法。为克服系统选样法的这一缺点,可采取选取多个随机起点的方法。
热销商品推荐
学员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