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内控专栏系列之十六: 完善内控与管理 堵住利益输送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6日|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深圳)| 点击数: |字体:    |    默认    |   

    近期,债券市场利益输送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利益输送是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信息与资源不对称的情况下,微观主体存在以公谋私的冲动,而内控 该 内 容由中 审 网 校所属www. audi tcn.com制度不完善将直接催生利益输送行为。因此,有必要推动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同时完善市场管理制度。

    从近年情况来看,债券市场的利益输送模式呈现出几个特点:

    一是操作模式复杂性和隐蔽性增加。早年债券市场参与机构较少,债券品种相对单一,且规模较小。因此,早年利益输送模式简单,且容易操作,而随着市场参与者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市场监管法规愈加完善,只有更加复杂和隐蔽的模式才能避开监管机构和行业自律管理组织。二是丙类户参与较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利益输送交易中出现了丙类户的身影,之所以如此,无外乎几点原因:丙类户门槛较低,一般的非金融机构即可设立;部分丙类户管理松散,容易被操纵;丙类户违约成本低。三是参与主体关联性较高,且多涉及管理人员。由于利益输送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一般双方寻找到合适的利益输送模式之后会持续进行合作违规交易。关联性可体现为多个参与方实际控制人为同一方,也可体现为参与合作利益输送双方多次、长期进行违规交易。此外,在内控 该 内 容由中 审 网 校所属www. audi tcn.com机制不严密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可能一手遮天,形成巨大的利益输送空间,这正是大量管理人员涉及其中的主要原因。

    利益输送频发根源有三点。第一,多数机构尚未建立有效的防火墙隔离机制。金融市场越发达,参与机构的内部防火墙设置越重要,但是目前不少债券市场的参与机构并未重视这一问题。由于缺乏内部防火墙隔离,不同岗位容易形成利益一体化,提高了利益输送的可能性和便利性。第二,部分机构考核、激励机制与风险控制不够完善。债券市场是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但是部分机构内部管理体制僵化,考核、激励机制落后,导致一些岗位的资源优势与薪酬待遇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加之机构对重点岗位的风险控制不到位,给以公谋私的行为创造了客观环境。第三,收益率曲线与债券估值的公允性有待提升。我国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与估值技术尚有待提升,尽管目前已经有少数估值结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与市场公允值仍有一定差距。这为债券定价、交易,以及机构内部估值管理都带来一定的不便,也为部分价格操纵、利益输送提供了技术可行性。

    鉴于利益输送行为对市场秩序和其他投资者利益的损害,有必要从多个方面完善市场管理机制。

    首先,加强信息披露,加强市场监测及违规处罚力度。相关信息有必要向监管层报备,并扩大公开披露范围,提升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更好地发挥广大市场参与主体的公众监督作用。同时,重视市场监测和异常交易排查,考虑建立、完善专业监测系统和监测部门,可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现场与非现场检查,推动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检查和处罚,提高违规成本。

    其次,推动建立更具公允性和独立性的收益率曲线和债券估值。一方面可推动由更为中立的机构推出更贴近市场的参考基准,避免存在利益相关性;另一方面鼓励机构内部创建、形成内部定价参考基准,从而为定价、监测提供更丰富、真实、更具参考性的基准。

    第三,推动债券市场形成一体化的统一管理。交易、清算和托管结算分别是债券市场运行中的不同环节,只有将各环节全都纳入统一监管范畴,才可能对市场运行的整体状况有真实和全面的了解。但目前在多种因素限制下,债市交易、清算和托管结算系统难以实现“无缝对接”,提高了监管成本,也降低了监管效率,有必要继续推动当前的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一体化管理。

    第四,加强机构内控 该 内 容由中 审 网 校所属www. audi tcn.com机制与从业人员素质管理。机构内控 该 内 容由中 审 网 校所属www. audi tcn.com机制缺位是导致衍生诸多违规行为的关键原因。要进一步规范相关管理文本,并持续落实推动机构建立和完善系统化、全面化的内控 该 内 容由中 审 网 校所属www. audi tcn.com机制,不仅从交易行为上进行风险防范,更要从岗位职权设立上实现“权责分离”。

 
 

热销商品推荐
学员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