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13)
二、充分就业
(一)失业率
充分就业一般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但由于测量各种经济资源的就业程度非常困难,因此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以失业情况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这就涉及到一个失业率的问题。
在在全部人口中,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属于工作年龄人口(劳动力)。劳动力在工作年龄人口中的比例称为劳动力参工率,因此,劳动力中分为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
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力之比,即失业率=失业人口/ (就业人口+失业人口)。例如,一个国家共有2亿人,16岁以下未成年人为1500万人,65岁以上人口为500万人。这样,该国的工作年龄人口,即成年人,为1.8亿(2亿—0.15亿—0.05亿)。在这1.8亿中,全日制学校的学生为800万人,无劳动能力者为100万人,自愿不参加工作者为100万人,则劳动力为1.7亿人(1.8亿—800万—100万—100万)。劳动力参工率为1.7亿/1.8亿=0.94。劳动力中就业人数为1.5亿人,失业人口为0.2亿人,则失业率为0.2亿/(1.5亿+0.2亿)≈0.12,即12%。
(二)失业的分类(见下表)
分类 | 含义 |
1.摩擦性失业(寻业的失业) |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这属于正常失业和必要的,是实现劳动力配置最优化所应付出的代价,从社会来看,利益大于代价。 |
2.自愿性失业 | 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
3.非自愿性失业 | 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
4.结构性失业(非自愿的失业) | 因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属摩擦性失业的极端的形式。包括季节性失业。 |
5.周期性失业(循环性失业) | 因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
6.隐蔽性失业 | 名义上有职业,也在按时上下班,但是在上班期间无实事可做。这批人实际上无工作,但在失业人口统计时又不计算在内,故冠以“隐蔽性”字眼。 |
备注 |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在经济上又统称为自然失业。 |
(三)政策目标
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常常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的或重要的目标。但要注意,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而是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因此,自然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目前,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这时社会经济就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示例】
1.某人为了与A城市的亲人团聚而辞掉B城市的工作所引起的短期失业属于( )/2005年中别试题
A.自愿失业 B.非自愿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摩擦失业 E.季节性失业
【参考答案】D
2.凯恩斯认为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经济中存在以下那种失业依然是合理的( )。
A.结构性失业 B.自愿性失业C.非自愿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E.摩擦性失业
【参考答案】BE【解析】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就业,如果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那么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