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采取多项措施,切实提升审计执行力
【导读】今年以来,陕西省汉阴县审计局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审计 “免疫系统”功能,切实提升审计执行力,不断推动审计工作向前发展。
一、以狠抓学习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来提高审计执行力。该局高度重视抓好学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不断强化审计人员的学习意识,使其清醒认识到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在机关内部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二是在学习方式上不拘一格,既采用集中学习、选派人员参加各种培训班、到兄弟市县学习、网上自学等传统学习形式,又利用周一例会采取领导和业务骨干领学、观看视频讲座等多种新的好的学习方式,强化学习效果。三是在学习内容上不断丰富,既学习政治理论、审计业务知识,又学习财经、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宽审计人员的知识面。此外,该局还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审计人员考取职称、参加学历再教育。
二、建立“倒逼”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审计任务的落实来提高审计执行力。一是以目标倒逼进度,注重计划性。年初制定目标责任制,将中心工作和年度审计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确定项目承担股室,具体到个人以及序时进度,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二是以时间倒逼落实,力求时效性。建立分工负责制,限时办理制,对每年的各项工作实行领导分工负责,项目“倒计时”管理,做到常规工作坚持抓、重点工作突出抓、难点工作反复抓。三是以督查倒逼责任,提升主动性。建立日常考核制和责任倒查制,不定期督查工作完成情况,对工作不负责任,导致工作滞后或出现严重后果的,坚决追究其责任,以保证执行力,逐步构建“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公正透明”的审计执法机制。
三、以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来提高审计执行力。一是实行项目动态管理,打破股室界限,对审计人员实行优化组合,形成合力,从而增加实施审计的人力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如今年开展的保障性住房、陕南移民搬迁项目、土地出让金和耕地保护审计,审计组都是抽调股室业务人员,进行重组,效果很好。二是对相关的几个审计项目实行捆绑审计,如将同级审与地方税收收支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部门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力争一审多果。三是积极应用AO系统作为审计主平台,借助AO系统强大的管理功能,应用AO系统提供的数据采集转换、审计分析、审计抽样等工具完成查阅账簿、数值、图表分析、审计文书等工作,探索真正意义的数据审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如当前开展的县医院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
四、在开拓创新中提升执行力。根据当前审计工作任务和现实工作状态,该局不断创新审计工作,实现“三个转变”:首先,工作方式由“按部就班”向“雷厉风行”转变。审计工作对程序性、规范性的要求比较多,按部就班的多。根据形势的需要,在临时性审计项目时,在方式方法上“随机应变”,做到反应快速、整体联动、报告及时、处置得当,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工作角色上由“分工负责”向“分工与协作并重”转变。当前,审计工作服务的对象和范围越来越广,该局注重发挥团队优势,科学整合审计资源,不断改进和完善“以财政审计为主线,积极构建财政、政府投资、资源环境、民生资金和经济责任五大审计一体化为内容的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再次,工作标准上由“做了多少”向“结果怎样”转变。检验审计工作成效的标准,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着力提高干成事的能力,突出效率、效益、效果。
五、在服务大局中提升执行力。在工作中,树立大局意识,不断拓宽工作的“广”度,即横到边;树立问题意识,不断挖掘工作的“深”度,即纵到底;树立水准意识,不断提炼工作的“精”度。在审计立项时,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牢固树立“民本审计”观念,加强对关系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的审计监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建设。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从微观到宏观、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苗头到趋势,努力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揭示和反映,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审计专报》和《审计综合报告》的形式上报县委、县政府,为县委政府决策服务。 六要在转变作风中提升执行力。结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地开展,针对机关存在的问题,该局提出了“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骄育广才,以治暮振精神”的口号,并完善制度,付诸于行动,用制度管人,使每个审计干部真正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推进发展上,把功夫下到狠抓落实上,以全心投入,永葆尽职尽责的精神状态。通过机关作风建设,打造具备强大执行力的审计队伍,建设一支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围台的团结和谐、高素质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