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审计机关“四大工程”“六大举措”助力天水经济健康发展
近年来,全市审计机关科学谋划审计工作,以实施“四大工程”为抓手,重点抓好六大审计任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保障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一,实施“精品项目”工程。全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以打造“精品项目”为目标,通过强化审计业务培训,提高质量意识。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审计准则,进一步细化审计质量控制具体措施和标准,完善审计质量管理。认真执行审理制度,前移审计质量控制关口。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发挥审计精品的典型引领作用。
第二,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岗位专业知识培训,鼓励参加审计师 该 内 容由中 审网 校所 属w w w .aud itcn.com中级、高级职称培训和考试。建立以品行为核心、作风为基础、能力为重点、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机制,为审计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加大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干部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组织审计干部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审计业务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行业审计培训等,不断增强工作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
第三,实施“作风提质”工程。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坚持主要领导上廉政党课。加大审计回访力度,改进回访方式,前移监督关口。继续实行审计结果公开制度,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增强查办案件意识,紧盯财政资金管理、公共工程建设、民生资金等重点环节,揭露和查处滥用职权、贪污受贿、骗取侵占、奢侈浪费等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
第四,实施“管理创新”工程。创新审计立项、计划编制方式,优化审计项目结构,做好多类型项目的结合。对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实行科室协同、市县联动、上审下、交叉审等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打破市县审计机关、局机关各科室界限,实现审计组人员能力和结构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合力。实行审计项目评估工作,重点对审计项目的成本控制和效益情况进行评估,有效控制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能,提高项目绩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投资项目、重大民生工程、重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进一步研究和调整跟踪审计的工作思路、介入时间和具体流程,以为结算审计服务为目标,找准跟踪审计着力点,不断提高跟踪审计质量和水平。
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六个方面强化审计监督:一是加强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把促进中央和省、市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作为重中之重,及时发现和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深入揭示配套措施不衔接、不完善以及政策目标未实现等问题。将“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和楼堂馆所建设等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审计监督重点,使“三公”经费审计监督形成常态,构建起“三公”经费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揭露和查处。强化重点工程建设、专项资金、民生资金的管理、使用等审计,揭露和查处损失浪费、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等问题。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查深查实查透,如实反映,及时移送,依法处理。注重结合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揭示制度层面存在的漏洞,促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三是加强对政府性资金的审计监督。全面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努力实现对财政资金“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紧紧抓住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和公开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对财政管理绩效的审计力度,关注行政运行成本和管理绩效,监督检查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等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推动节约型政府建设。四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从完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制约和规范权力运行出发,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力争在审计内容的深化、评价体系的完善、工作成果的运用、问责方式的探索上取得新突破。五是加强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督。加大对“三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房、生态环境保护等涉及民生的资金及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揭示和反映政策落实不到位、目标未实现、资金分配不合规、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促进相关政策的落实,强化资金监管,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保障各项惠民政策及时落实。六是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和结(决)算审计。加大重大在建和续建工程的跟踪审计力度,加强征地拆迁、工程招投标、物资设备材料采购、工程质量管理、造价控制等领域环节的监督,防范和消减工程建设管理隐患,确保资金安全和高效使用。
上一篇:浙江审计出违规金额45.89亿元
下一篇:房县强化审计结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