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典范的审计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研究》一书立足中国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从制度层面对国家审计制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梳理与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为我国审计实践的发展提供重要指导,是当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典范。
国家审计构成了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基石和保障。因此,必须加强审计全覆盖,提高政府运行效能与公共支出效率。
本书明确提出,全覆盖是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全覆盖,主要是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四个方面的全覆盖,并提出了针对这四类审计对象的全覆盖的实现路径,在审计内容和范围、审计资源整合、审计作用发挥等方面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思路。
在政策跟踪审计制度方面,该著作提出在审计实践中,应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经济工作重心,全面审计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同时,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向,突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审计重点。
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必须立足于中国实际、人民愿望。作者指出,国家审计机关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根本目标,致力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注重加强对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的审计监督,及时揭示和纠正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
本书的时代性与原创性主要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研究是在吸收借鉴世界先进做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例如,在吸收借鉴方面,逐步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实现审计结果公开;学习国外先进的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开展综合目标的审计项目,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等。
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在审计体制、审计职责权限、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审计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特征,又与其他国家相关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在审计结果公告方面,中国审计机关并不向社会公开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报告,而是通过发布审计结果公告的形式,公布审计和审计调查结果以及对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的核查结果。
正如作者所说:“立足中国国情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始终注重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审计制度建设和实践经验以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因此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旺盛生命力和优势。”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话语体系已经在国际上产生深刻影响。
当前,有效发挥政府功能,约束政府行为边界,是推进各项改革,发展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促进“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形成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通过有效约束各级政府和国有机构的行为,保障和推动重大政策的落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从而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本书正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文作者系南京审计大学校长 来源:光明日报)
上一篇:省审计厅率先出台服务科技创新意见
下一篇:德州“企业减负”开展专项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