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中审网校学员最新分享】CIA科目二通关核心策略深度解析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 作者:中审网校 梁同学|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字体:    |    默认    |   

首先,衷心感谢中审网校的各位老师与同窗考友。老师们日常耐心细致地解答疑问,为我最终通过考试提供了关键助力;考友间在群内的交流探讨,也对考试通过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深化对题目背后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强化记忆,避免了刷题时“见过却记不住”的问题,可见学习中的交流讨论能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助力共同进步。

在考试前的复习阶段,我对科目二投入了远超科目一的精力。因为在复习科目一时,我做模拟题的平均分可达80分左右,备考过程较为轻松且有把握;而我做科目二模拟题的平均分下降到70分上下,分数上的明显差距让我倍感紧张,甚至产生过焦虑情绪,为此我加大了刷题力度:我对预测题、冲刺题及模拟题(共6套、600题)每套题均刷了3遍以上,以确保考试中若遇到做过的题目,能准确作答。除刷题外,我还通过看《应试指南》、思维导图等方式做了充分准备,但从科目二考试结果来看,单纯大量刷题未必能顺利通过考试——考题灵活性极高,考试中遇到的相似题数量有限,少则10余题,多则30余题,即便运气好抽到30道相似题,仍代表剩余的70道题目是全新的。

因此,掌握知识点才是通过科目二考试的关键,而提升知识点覆盖率的最佳方式便是利用思维导图。建议各位考友,尤其是在后期无题可刷时,以思维导图为核心复习工具:对于已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可快速浏览;对于记忆中模糊不清的内容,需查阅《应试指南》或《标准》原文,巩固薄弱环节。

 

一、考试难度分析

本次考试由于我抽到的题目中相似题较少,所以整体难度我感觉是高于平日练习的预测题与冲刺题的。

考试初期,前10题中有8题是曾经见过的相似题,让我一度以为运气极佳,考试会较为顺利。但从第10题到第20题,相似题仅有1道。印象深刻的是50题之后,竟未出现任何相似题。所以在答题时间上,前50题我仅用了约40分钟,而后50题因难题、长题、应用题频现,完成后50题我耗时了1小时20分钟,是前50题用时的两倍,充分体现科目二考试的灵活性。

综合来看,我抽到的相似题约15道,数量处于中等水平。尽管我已将600道题刷到熟练掌握,但面对仅15道相似题、85道新题的情况,仍深感科目二考试的挑战,甚至中间一度认为可能难以通过考试。这提醒大家,仅靠刷题将600题做到满分远远不够,必须回归书本与思维导图,全面覆盖知识点,才能做好充分准备。

 

二、重点考点总结

(一)审计发现要素

本以为审计发现的五要素(或四关键因素)是重要考点,但本次仅考了1道相似题。题目大致问“以下哪项属于审计发现的条件要素”,难度是较低的。

(二)顺查与逆查

顺查与逆查是我个人掌握相对薄弱的内容,这次我抽到的考题也难度较大,是给出一段情境描写小作文,说明审计目标后,要求选择最能达成目标的审查方式,选项包含重复计算、顺查、逆查、抽样等,往往答案就在顺查或逆查中,但是又得按照情景判断:例如,是审计人员手持实物需核查记账的完整性,还是通过抽凭证来追溯货物的真实性。这两题我耗时较长,1分20秒内完成一题是不可能的,我估计花了5分钟才完成,那么这就对之后答卷的时间控制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基础图表类考点

RACI图、帕累托图、意大利面图、五问法等基础考点都考了,我觉得基本都属于“送分题”。这类题目难度低,掌握后可轻松得分,建议同学们熟练掌握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四)标准2600

标准2600是这次考试的重点,围绕“发现重大审计风险后的沟通对象与流程”多次出题,且多为长题、难题的应用题。该标准很明确了,如发现无法接受的重大审计风险或问题时,应先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沟通;若沟通无果或意见不一致,再向高级管理层汇报;若高级管理层仍不认可,最后向董事会汇报,不要跳过中间层级直接捅到董事会。如果对标准2600掌握不扎实,在答题时易陷入“排除两个选项后,剩余两个选项看着都挺对,但难以抉择”的困境。因此,必须精准理解并记忆该标准,才能应对各类变形考查,确保答题准确。

(五)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相关内容也考到了几题,核心考点为“发现重大问题或风险时,需通过中期报告及时报告”,报告对象包括高级管理层等利益相关方,目的是推动其尽快采取纠正性措施或补偿性措施。需特别注意的是我才发现中期报告的英文表述为“interim report”,这次考试翻译为“临时报告”,若不了解这一翻译对应关系,可能会因误解而选错答案,建议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看一下英文,避免因翻译问题失分。

 

三、翻译问题

相较于科目一,我觉得科目二的翻译问题较少,但部分题目存在长难句的翻译问题:英文因存在大量的从句、前置后置等关系结构,本身较为复杂,翻译成中文时又没有进行合理断句,导致中文表述更加晦涩难懂。建议英文基础较好的考生,若遇到中文长句难以理解的情况,可快速切换至英文原文查看,反而会觉得英文表述更加清晰,能帮助准确理解题意。

不过吐槽一下,试卷中存在少量错别字,如将“即使”写成“计时”的拼音笔误,“审计审计……”等重复词的笔误。

 

四、考试时间管理建议

我觉得科目二考试时间紧张,由于本次考试抽到的相似题少、长题难题多,时间紧张感更为强烈,最后20分钟掐表答题才完成了全部题目。想当初在科目一考试中,提前半小时交卷,而科目二则在最后一分钟才完成答题。在最后关头,我还修改了一道题的答案——当时认为修改后的答案正确,事后与老师核对却发现改错了。所以提醒大家:除非对题目答案极度确定,尽量不要修改初始答案,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第一印象往往更为准确。

 

以上是我对本次考试的总结与个人经验分享,希望能为各位考友们提供帮助。再次感谢中审网校的专业指导,尤其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教学与悉心答疑。

 

网校点评:

梁同学总结得非常详细,又是一篇打通备考到考试全流程的超长干货文章。

科目二考题确实灵活性强,如果抽到比较难的试卷,真的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来支撑各种题目场景变形;长期浸泡答疑交流环境来积累题感应对各种句式翻译偏差;基于这些能力,在考试又能对不同难度试题、题量和时间做整体布局,稳住心态。

再次感谢梁同学愿意花这么多精力整理和分享,对后续期间的学员来说都是非常实用的参考,也欢迎其他同学在备考过程中多交流、多提问,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以上考后经验总结为中审网校www.auditcn.com学员梁同学供稿,侵权必究。

上一篇:【CIA考前】不同进度考生如何高效抢分?…

下一篇:没有了!

热销商品推荐
学员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