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 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十堰市地处中国内陆中央山区,集扶贫开发重点区、南水北调水源区和生态功能调节区于一体,生态农业建设好坏,不仅关系当地“山青、水秀、民富、县兴”四赢目标实现,而且事关一江清水北调和国家全局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发展以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如何突出山地特色,服务南水北调大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速推进山地传统生态农业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历史性选择:突破瓶颈制约的生态农业之路
十堰山区特殊的地理区位,造就了制约“三农”发展的突出瓶颈。一是耕地资源量少质差。耕地是农民温饱来源,就业岗位,生活保障,是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因“两淹、两停”(丹江口水库一、二期工程两次淹没和停耕还林、停种消落地),十堰共减少耕地285万亩,全市人均现有耕地仅0.92亩,低于全国1.43亩及全省0.96亩的平均水平;人均常用耕地仅0.71亩,且坡多田少,耕地质量差;人均旱涝保收耕地面积仅0.17亩;全市104个乡镇,半数以上几乎无标准基本农田。耕地量少质差,成为“三农”发展的刚性制约。二是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十堰山区生态环境由于遭受多次重创,水土流失面积达11905.12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0.26%;平均流失模数0.5万吨/年?平方公里,年流失土壤2亿吨以上,相当于60万亩耕地的耕层土量;地质灾害隐患2593处,直接受危人口13.5万人,生态建设任务繁重。三是极端气候程度加剧。持续干旱、低温冷害、暴雨、冰雹等极端气候加剧,没有无灾之年,只有轻重之分,不仅严重影响农业的稳产性,而且对生物多样性威胁很大。
针对以上突出问题,十堰市委、市政府在弱势之中找差异,差异之中找优势。一是山水资源丰富。全市山场、水域总面积3322万亩,占版图总面积的90.1%;二是生物资源富集。已查明的生物资源就达3100种。其中,种植业1556种、林业553种、养殖业456种、野生动物102种;三是生态资源优越。十堰大气水质指标均达到国家级二级标准以上,农药化肥投入量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少38%和72%,是天然的生态农业示范区。由此,确立“生态立市”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出了一条山下建粮仓、山水变银行的“一仓、四山、一园、三养”为特色的“1413”生态农业发展之路。200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1.9亿元,比2005年增51.7亿元,年均递增16.8%。农民人平纯收入首次超越3000元,达到3110元,比2005年增1120元,年均递增11.8%,其中生态特色产业产值5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51.8%,农民人平从生态特色产业获得纯收入1070元,占全市农民人平纯收入的34.4%,农村面貌由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一仓:山下科技兴农,提高粮食单产,搭建民生粮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级党政组织和农业科技人员认真研究山地农业自然规律,着力研发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应用覆膜技术,依靠科技发展粮食生产,掀起了一场山地农业技术革命。以覆膜技术为核心,组装配套品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综防技术、节本降耗技术等,建立山地粮油生产技术体系,成为山区民生粮仓的巨大科技动力。十堰山区示范推广以来,创下了地膜玉米亩产1934斤、地膜水稻亩产1678斤的破历史记录,均创下全省单产之冠。地膜覆盖技术推广已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全面扩展,实现了由旱作到湿作再到水作的三次突破。由市农业局自主创新的地膜水稻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已在全国乃至亚非十几个国家推广应用。
(二)四山:山坡生态建设,发展有机农业,构建绿色银行。统筹农民增收、生态建设和县域经济,高举绿色有机农业旗帜,创造性地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坚持远山封山育林,山坡停耕还特,着力打造生态茶山、桔山、特山、药山,打响绿色有机农业品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一是生态茶山。在汉江以南秦巴、武当山区,大力实施“退耕还茶”,建设生态有机茶山。充分挖掘和利用武当道教文化,将道教文化与茶产业有机融合,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协会运作、双牌经营、稳步推进、分步实施”的运作方式,合力打造“武当道茶”品牌,收到了茶借山扬名、山因茶生辉之功效,创下四个全省第一:第一个成立省级茶产业协会、第一个在市级层面统一打造品牌、被授予“湖北第一文化名茶”称号、第一个在北京举办品牌推介会。2009年,全市建成46万亩有机茶叶基地,开发有机绿茶、乌龙茶、茶食品、茶饮料、茶多酚、茶微粉等茶叶系列产品80多个,4家茶场跻身全省十大茶叶名场之列,茶叶产量达到8700吨,产值8.46亿元,亩平产值达2595元,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高效生态经济支柱产业。二是生态桔山。利用一库丹江水创造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柑桔产业,以丹江口市和郧县为主的丹江库区形成了我国北缘地带最大的柑桔产业基地,取得了库区植桔保水土,产业开发惠民生,生态玉带观光游的多重功效。2009年,丹江口库区建成柑桔生产基地57.34万亩,产量38.74万吨,库区八成以上农民依靠柑橘产业开发过上了小康生活。三是生态特山。坚持保护与开发协调,生态与经济共赢,大力开发食用菌、魔芋、小水果、干杂果、桑蚕等山地特色产业。2009年,食用菌出口额1380.3万美元,占全市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出口创汇总额的55.9%。利用城镇近郊区域优势,鼓励农民积极发展小水果,面积突破8万亩,不仅优化了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农民增收。四是生态药山。运用生物共生互融原理,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富民,大力推广高山林药间套生态农业模式,发展中药产业。全市药农达34万户,中药材种植面积100万亩,总产25万吨,农民获得现金收入7亿元以上,人均300元左右。林药间套生态农业模式,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且形成了新型的生物医药支柱产业。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总产值8亿元。
(三)一园:围绕服务城市,城郊路边种菜,建设生态菜园。围绕服务城市菜篮子,在城镇郊区和公路沿线发展蔬菜产业。着力推广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生态菜园,控制面源污染。2009年,全市蔬菜基地面积125万亩,总产值19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6.9%。农民人平从蔬菜产业获得纯收入477元,占农民人平纯收入的15.3%。
(四)三养:山水生态养殖,开发优势资源,培植创收家当。广阔的山场和水域,为库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推广生态复合种养模式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是生态畜牧。依托广阔山场和粮食基础,发展生猪、家禽、草食畜牧业,大力推广养猪“150模式”和养羊“1235规模小区”生态养殖模式。基本形成了以房县、郧西为主的马头山羊纯种繁育和肉羊产业区,以丹江口市、十堰城区、郧县为主的肉鸡产业区,以竹溪、竹山为主的优质生猪产业区,以丹江口、郧县、竹山为主的郧巴黄牛产业区,以城区、竹溪为主的土鸡产业区等。2009年,全市牧业产值35.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是生态渔业。依托广阔的水域,大力发展渔业健康养殖。2009年放养面积17万亩,水产品产量6万吨,渔业总产值4.3亿元,已注册7个水产商标,丹江口翘嘴鲌鱼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在全省首家通过国家有机鱼品牌认证。三是复合种养。依托茶叶、柑桔、蔬菜等产业,大力发展猪—沼—果(茶、粮)、茶(桔)园养鸡、桔园养羊等先进实用的生态种养模式。累计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沼循环有机农业模式80余万亩;以果茶园为载体的茶(果)—鸡—粮三元复合有机农业模式10万亩,走出了一条农牧结合生态农业之路。
二、突出性问题:转变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
“十一五”以来,十堰生态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其基本经验是“三靠”,即农村发展靠政策,农业发展靠科技,农民增收靠产业。但生态农业仍然处于低效发展阶段,突出问题表现在:
(一)农业基础十分脆弱。十堰耕地量少质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基础十分脆弱。
(二)农民收入仍然不高。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110元,比全省低36.2%,差距逐年拉大。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一是龙头企业不强。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乏力,全省43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我市只有17家,在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中榜上无名。二是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全市农业总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为1:0.3,与全省1:0.8和发达地区1:3的水平,差距甚远。
(四)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仍处在少数产业和点片示范阶段,农户、企业、市场三者利益联结不紧,农村新型经合组织还不健全,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农民自我服务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五)资源要素聚集能力弱。十堰地处山区,粮食生产不是优势,而国家主要支持粮食主产区,十堰在聚集三农发展资源要素上处于弱势地位。
(六)农业生产从业者素质下降。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力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不论是数量和质量都日趋弱化。据统计,从2005年到2009年,全市农村劳动力由119.8万人增加到132.3万人,增加12.5万人。而同期外出务工人员由57万增加到67万,新增10万人占全市劳动力的8%。
(七)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技推广体制不顺,农村公益性服务职能还停留在面上,农业技术人才进不来、留不住,基层农技人员总量减少,人心不稳,经费保障不力,资产流失现象也时有发生。
(八)生态建设压力大。水土流失面积大,农业面源污染点多面广,单位污染负荷居高,对生态环境影响突出。据普查,全市农村每年人粪便排放量44.5万吨,畜禽粪便排放量591.54万吨,生活垃圾排放量12.25万吨。化肥和农药施用也呈逐年增加之势,其中30%以上未经有效利用流失到汉江河中,进一步加大了农业面源污染。据监测,丹江口水库水质主要为总氮超标,在点源排放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区域内污染排放量逐年增长,污染物浓度呈上升趋势,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因子。
三、战略性转变:高效生态农业的推进之法
科学分析十堰山地农业发展走势,适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关键是要构建生态农业体系,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从根本上转变农业资源配置方式、产业开发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经营方式等,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
在总体思路上,要围绕“一统三分”,突出农民增收,科学配置要素,强化科技支撑,培植生态产业,突破加工增值,创新经营方式,实现“山青、水秀、民富、县兴”四赢目标,将生态农业发展由低效向高效转变。总体目标是:在保证全市农村粮油等大宗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特色生态产业提档升级,促进山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到“十二五”期末,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500万亩,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50亿元,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1,全市农业增加值达1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比2009年增加2390元,年均递增10%,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重点抓好以下八项措施:
(一)推进发展观念突破。一是突破城乡分割观念,把农村当城镇,树立城乡一体化理念,切实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政策体系。二是突破耕地农业、资源农业观念,把农业当工业,用抓工业思路抓生态农业,用抓开发区办法抓生态农业园区,用抓产业集群方式抓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构建资源合理利用,区域特色鲜明,产业高度关联,功能有效发挥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三是突破传统农民务农观念,把农民当市民,加速培育现代新型农民,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农民和市民、工人等其他阶层平等进入社会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拓展农民就业空间,从根本上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瓶颈制约。
(二)推进基地素质升级。切实扭转基地建设中重速度、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重建设、轻管理的不良倾向,从过分依靠土地、劳动投入向依靠科技、资本投入转变,建立市场配置的农业结构良性调整机制,在产业的提档升级上下功夫。一是坚持科学布局。因市、因地制宜,将最佳作物调整到最佳区域,形成“南茶北桔,菜药菌特,绿色畜牧,鱼果烟叶”的生态农业产业格局。二是提高基地素质。按照标准建园、龙头带动、设施配套的原则,优势要素配置到优势产业,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以茶叶、柑桔、蔬菜(含山野菜)、中药材、魔芋、食用菌、黄姜、烟叶、畜牧、水产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
(三)推进加工增值突破。着力建设生态农业加工园区,推进企业集群建设。突出特色农产品加工,重点开发以乌龙茶、有机茶、茶食品、茶饮料、茶多酚为主的系列产品加工;以肉鸡、山羊、牲猪、水产品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以中药饮片及生物制药为主的医药加工;以魔芋产品为主的精深加工;以红薯、玉米为主的特色粮油产品及酒类加工;以柑桔、食用菌、蔬菜、山野菜为主的农产品初加工。大力发展以木本植物为主的生物能源加工业,培植农产品加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推进精品名牌做强。市场经济就是品牌经济。要抢抓国家南水北调、中部崛起和湖北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机遇,充分利用道教圣地武当山、汉江文化丹江水、远古文化郧阳人、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等独特的山水文化与品牌嫁接,巧打南水北调牌、武当仙山牌,把生态农业精品名牌叫响打亮。从强势单项上突破,继续整合茶叶品牌,做大做强湖北第一文化名茶——“武当道茶”品牌,培植单打冠军。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系列武当牌农产品地域品牌,争创国家和省名牌产品。到2015年,全市绿色、有机农业基地面积分别达到150万亩和200万亩以上,占特色产业基地的70%以上。
(五)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加强生态农业标准化建设,用农业标准化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分产业、分作物、分品种制定、实施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等,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着力建设农业标准化园区,建立企业主导推广标准化的机制,到2015年,建设国家及省级农业标准化园区数30个,面积突破80万亩。大力推广六大类山地生态农业模式,即以果茶园为载体的茶(果)—鸡—粮三元复合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沼循环生态农业模式;以耕作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农林、农牧、农经、农渔等集约生态农业模式;以山野菜、淡水鱼为主的驯野转家生态农业模式;以食用菌袋料栽培和节地、节药、节种、节肥、节水技术为主的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模式,由此形成生态种养、高山开发、集约转型的山地生态农业格局。
(六)推进科技支撑强化。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最终要依靠科技进步。一是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在全市范围推行管理在县、服务在乡的“派驻制”,加快动植物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公益性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努力建设体制顺畅、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充满活力的公益性农技服务体系。二是建立科技创新和示范平台。坚持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成果熟化和转化,坚持试验、示范、推广原则,着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提高科技含量。以玉米原原种基地、武当道茶城、地膜技术研发中心、特色作物组培快繁中心、金银花开发中心、农技110等六大平台为依托,建设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和示范园区,引导县(市)建示范区,乡镇建示范片,村培示范户,形成自上而下的示范传导体系。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建设生态科技园、生态产业园、生态农庄、生态家园,发展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三是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工程。积极探索“示范+农民+培训+推广”的实用农业技术培训模式,突出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灵活性,把培训的重点由单一抓非农技能培训转向就地、就近培训转移就业,把农村实用科技、特色产业开发技术纳入培训范围。
(七)推进经营方式创新。以提高农民组织化为核心,培育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围绕生态农业产业,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落实支持政策,让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享受同等优惠待遇,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一个品种,打响一个品牌,推进一个产业,服务一方农民,重点抓好规范运作、示范引导、培养人才、农超对接和品牌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
(八)推进体制机制转变。一是政策保障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重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业补贴和农产品价格政策。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期再延长50年以上,对农民流转土地给予补贴,放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限制。完善补贴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价格政策,提高价格保护水平。二是项目支撑转。大打生态牌、南水北调牌,加大项目争取力度,通过项目支撑,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城乡统筹转。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解决有条件的农民工进城就业落户问题,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发展后继无人问题,把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到战略高度,制定规划,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集中支持乡村道路、安全饮水、村庄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少数困难农民的建房补贴;加快构建覆盖全体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力争用2―3年左右的时间对全体农民实行全覆盖。四是宣传引导转。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电话咨询等方式,加大对农业及农业技术的宣传、普及、培训力度,用现代传媒服务农业,促进农业发展。五是激励推进转。坚持奖励激励机制,继续对获得有机、绿色品牌的单位进行奖励,坚持对种粮大户、农产品营销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奖励,以此推进更多的人力、资本等要素投入农业产业。
下一篇:晓明:如何看待2010年房价变动